当前位置:首页 >

    张漫:守护青春的“一滴水”

  发布于:2025-03-18  来源:水富市人民检察院  浏览:321

    有这样一个人,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默默耕耘,为折翼的天使插上翅膀,为迷途的孤雁找回航向,用爱心和法治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艳阳天。

    张漫,昭通市永善县人,现任水富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条线负责人。2010年,张漫进院工作,成为一名检察人……从检多年,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司法办案、帮扶救助、权益维护等方面积极履职、担当作为,先后获得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精心打造“一滴水”未检品牌

    2017年,张漫踏上了未检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她深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仅仅是处理案件,更是关乎孩子们的未来,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现有的工作模式和资源难以满足未成年人保护的深层次需求。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建立一个集法律援助、心理辅导为一体的专业化未检工作室,命名为“一滴水”。

    “一滴水”,寓意着以微小的力量,持之以恒地改变和影响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然而,想法虽好,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张漫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内部战役”,她逐一联系各部门负责人,耐心阐述未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一滴水”工作室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长远意义。她讲述着那些因缺乏正确引导而迷失方向的孩子们的故事,用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触动着每一位同事的心弦。

    在这个过程中,张漫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有时,她的提议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有时,即使得到了初步的支持,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落实。有时,讲座的参与度不高,有时,面对一些家长的质疑,张漫感到力不从心。但她从未放弃,她相信,只要心中有爱,脚下就有路。她不断调整策略,努力在内部建立共识,同时,也通过社交媒体、线下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终于,在张漫的不懈努力下,“一滴水”未检工作室逐渐成形并得到了认可和支持。它不仅成为了一个专业的未成年人检察服务平台,还成为了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桥梁。张漫和她的团队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了许多迷茫的青少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耐心修复偏航人生

    “检察官,我错了,我想回家,不想呆在看守所。”原来是初中毕业后的小凯(化名)因接触社会闲散人员染上不良行为,伙同他人入室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正值大好青春的少年,却眼底满是焦虑和惶恐,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出现在张漫面前。看着这个犯错但悔恨的少年,张漫坚定了拯救小凯的心。

    紧接着,张漫迅速行动,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凯平时表现良好,并无其他犯罪记录,且在案发后积极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基于这些发现,经过认真审查和慎重思考,决定对小凯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决心帮助他修正偏航的人生轨迹。

    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小凯回归正轨,张漫及其团队联合妇联、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心理咨询师,为小凯及其父母量身定制了一套家庭教育帮教方案。不仅指出了小凯父母放养式教育的弊端,还积极帮助他们改善教育方式。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的第二个月,小凯顺利回到了一所职业高中就读,他的父母也对小凯的转变感到由衷的欣慰。

    推一把,少年犯可能会继续沉沦;但拉一把,他就有可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在张漫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凯偏航的人生终于重新步入了正轨。

    “案件办理后,我们应该多想一步,要让这份救助金能真真正正用在孩子身上”。这是张漫在为一起性侵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金时说的话。当时被害人的父母为了生计奔波,只能将其留给姨妈抚养。因其姨妈不能更好地履行监护职责,张漫适时提出了司法救助金托管,经过多方商讨对策,经被救助人及其监护人同意,与教体局、学校达成共识,共同签署《司法救助金托管协议》,由学校保管该笔救助金,根据孩子需求按需发放,教体局负责监管,成功让这笔救助金切实地用在孩子身上。

    这些,只是张漫工作中的冰山一角。从事未检工作的几年间,不断有涉轻罪未成年人在张漫和“一滴水”的全力帮教下重获新生!被不起诉的小陈(化名)顺利回归学校,争做一名守规矩的好学生;喜欢打架的小杰(化名)已学会断然拒绝朋友邀请,把善意留给了真正需要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只是有时会因为迷失方向而黯淡无光。张漫的使命,就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飞翔。

    创新赛道,护未先行

    “法治教育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将法治意识根植于孩子内心、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张漫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此刻,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萌芽:如果能让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或许就能预防更多的悲剧发生。于是,张漫决定尝试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创作普法情景剧。

    但这条路,远比她想象的要崎岖。张漫知道,法律知识的普及必须严谨,不能有任何误导。然而,如何让这些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有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却让她犯了难。她担心,如果剧情设计得过于夸张,可能会让观众产生误解,认为法律是可以随意玩笑的。

    “何不将真实的法律案例融入剧情,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讲述?这样既能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又能增加故事的吸引力。”于是,张漫开始深入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法律案例,并与同事们一起讨论,将这些案例巧妙地融入剧本中。她们反复推敲,确保每一个情节都符合法律精神,同时又不失趣味性。

    创作普法情景剧,不仅需要法律知识,还需要编剧、导演、演员等多方面的才能。张漫虽然是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但在影视制作方面却是个新手。她意识到,要想成功,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但团队协作并非易事。在创作过程中,张漫和同事们经常因为意见不合而争论不休。有时,一个情节的设计,就能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但正是这些争论,激发了团队的创意火花,让剧本更加完善。为了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张漫组织了一系列的团建活动,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共同为普法情景剧的创作努力。

    正式开拍时,外界的质疑不期而至。面对质疑,张漫没有退缩,她坚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赢得观众的认可——无数次修改的剧本和拍摄方案得到了回报。《强制报告义务》三部曲成功出炉,不仅在新媒体上获得了极高的播放量,还在检察系统内赢得了广泛赞誉。更令张漫欣慰的是,许多孩子在观看后更加敬畏法律,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张漫只是无数未检人中无私奉献、默默守护的一个缩影,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爱。而未检工作不仅是一项有温度有意义的事业,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未来的日子里,张漫将继续坚守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版权所有(c) 中共昭通市委政法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ICP备案: 滇ICP备0900659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0202000090号
地址:昭通市昭阳区公园路45号    邮编:657000    电话:0870-2134716
投稿信箱:ztzfrmt@163.com    技术支持:昆明腾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