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委“六进六解决”工作举措和“三全下沉”为基层减负赋能要求,绥江县司法局以推动法律服务下沉为抓手,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扎实开展“龙门闲话”做实“微网格”。
法治队伍下沉,聚合基层治理“联动力量”。选取43名业务精、法律素养好、具备一定基层经验的政法干警到各村(社区)担任“平安法治副村长”,并下沉所在村(社区)微网格,通过进“格”入“群”全面了解群众法律需求,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选派专职律师、援助律师等24人到全县43个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邀请法律顾问加入各村(社区)微信群,及时解答村组干部和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并要求每名法律顾问每月到村服务1次以上,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法治讲座,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保障功能。
吸纳了致富带头人、知客师、退休干部等力量共431人加入“法律明白人”队伍,分别在5个镇全覆盖开展法律知识及业务培训,并以“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的培养模式,将全县4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与431名法律明白人结成对子,提供专业业务指导,把村(居)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乡土优势有效结合,形成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整体合力。
法律服务下沉,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以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为依托,推动各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与司法所一体规划、一体建设、资源共享,有效提供法律咨询、公证服务、法律援助等指引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化法律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安装“云岭法务通”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10台,“乡村法治通”法律服务机器人43台,群众可以针对农村常见的经济债务、土地林地纠纷、孩子收养等问题,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智能法律咨询,并能快速获取法律咨询意见书,生成起诉状等文书,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积极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持续推进“调解+普法”工作模式,抓好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权属等矛盾纠纷当事人“见面普法”。将公证资源融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开展预约办证、上门办证、外出调证等便民活动,持续推动公证服务向乡村、社区延伸。今年以来,共办理公证118件;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民间矛盾纠纷571件,调解成功561件,成功率达98%以上。
普法资源下沉,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基础”。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包村法律队伍等优势积极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通过“龙门闲话”、敲门送法等方式,及时收集群众的困难诉求和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心理疏导、说服教育、法治引导。
选取典型案例编印普法小故事制作音频资料,依托村村通大喇叭在午饭15分钟+晚饭15分钟每天两次循环播放,让学法成为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会同融媒体中心在绥江电视台开设了“绥普法”栏目,邀请律师现场进行案例解读,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影响身边人”的形式解析典型案例,目前已播出4期。收集整理了60条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法治宣传标语推送各镇按每村不少于1条的要求悬挂,制作普法小故事动漫微视频,每月推送2次到镇、村、组三级微信交流群,通过线上+线下扩大普法覆盖面,让法律知识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