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莫让“升学宴”成了“腐败宴”

  发布于:2023-07-24  来源:学习时报  浏览:2913

     

      每年的高考、中考“升学季”,都是社会关注和讨论教育话题的高峰之时,同时也是各种“升学宴”此起彼伏大行其道之时,是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易发高发之时。近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高考、中考结束后的时间节点,发布纪律提醒,严禁党员干部借“升学宴”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以及微信红包等电子礼金、礼券,亮明纪法红线。湖南常德市纪委对4起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升学宴”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其中4人均受到党的纪律处分,违规收受的礼金全部退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此前公布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表显示,5月全国共查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1681起,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41.4%,居于首位。从纪律提醒、案例通报和查处统计中,可以再一次感受到党的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决持久,同时也再一次感受到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的反复性与顽固性,反弹回潮的风险犹存,必须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

      中国人向来重视寒窗苦读后迎来的金榜题名,把它视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老师要向学生祝贺,家长要分享喜悦,师友亲朋围坐一桌举杯相庆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如何办宴、怎样庆祝,则大有文章,不能任其自然、随性而为。一旦出了格、离了谱、过了界,“升学宴”就会变了味。从现实来看,有的“升学宴”已经在操办的过程中走形变样,其含义和形式远远超出了分享喜悦的范畴,有的甚至成为“敛财”“奢靡”“腐败”的载体,使“升学宴”成了“红包宴”“腐败宴”。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九十一条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借机敛财或者有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行为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直至开除党籍。很多地方也针对“升学宴”专门发出通知,并以提倡议、发短信、提醒谈话、签承诺书等方式提醒党员干部遵守纪律规定。从这些规定和举措中不难看出,以“升学宴”为名借机敛财是党的纪律绝不容许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纪委认真贯彻中央和中央纪委决策部署,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的执纪审查力度不断加大,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升学宴”的行为明显收敛,但一些规避组织监督、“耍花招”违规操办的情况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礼尚往来属于人之常情,办个“升学宴”没什么大不了,因而重情轻纪,情大于纪。二是有的党员干部受不良传统文化影响,总觉得不办个“升学宴”会有失脸面,被亲戚朋友指责抱怨,因而相互攀比,大肆铺张。三是有的党员干部无视党的纪律要求,明知不可为却依然我行我素,因而以身试法、顶风违纪。四是有的单位党组织没有切实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对党员干部教育不力、监管不严,措施流于形式,因而变相违规、心存侥幸。“升学宴”的违规操办,将本来纯朴的师生情、温暖的亲友情异化为觥筹交错的大吃大喝、满桌狼藉的铺张浪费,将清爽的同志关系、规矩的上下级关系物欲化、庸俗化,使情意变成了“生意”,心意变成了“交易”,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严重损坏了党的形象。

      事实上,“宴”从来都不是分享升学喜悦的最好表达,更不是唯一的表达。升学之喜源于“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师恩铭记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的良好坚守。庆祝升学、致谢恩师,主要还是精神层面的表达。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一声温暖人心的祝福,一个深深的鞠躬,充满了温度和敬意,显示了无限的欢心与感激。与“宴”相比,这份表达无疑更加纯粹、更加深沉、更加美好,令人回味无穷。党员干部是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政治组织中的一员,是党的先进思想、价值观念的信奉者与践行者,相比于一般社会成员,理应具有更好的思想品质和更高的道德觉悟,对社会和周边人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政治身份和社会责任,遵守党章党纪,摒弃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社会陋习,不在“亲朋挚爱”中迷失方向,不受“人情世故”困扰牵绊,守住自己的言行底线,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推行文明简朴的庆贺祝福方式,全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推动俭朴之风化风成俗,做文明、节俭、廉洁风尚的传播者、示范者、实践者。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坚持多管齐下、有的放矢,坚决遏制奢靡享乐之风反弹。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使党员干部懂得,纪律只有越来越细,执纪只能越来越严,惩处只会越来越明确,管理监督也将越来越常态化,从而彻底摒弃侥幸心理,始终以清醒的政治头脑投入到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开展系统的纪律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讲解党的纪律要求,使党员干部把握好纪律红线,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的关系,坚持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尚俭戒奢,以清风正气驱散歪风邪气。要加强监督检查,尤其要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加大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制止,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不断净化党内和社会生活环境,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让升学的意义回归美好的本来。

版权所有(c) 中共昭通市委政法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ICP备案: 滇ICP备0900659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0202000090号
地址:昭通市昭阳区公园路45号    邮编:657000    电话:0870-2134716
投稿信箱:ztzfrmt@163.com    技术支持:昆明腾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