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新解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0-04-06    浏览:2699

      蓬莱、方丈、瀛洲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是中国神话传说的源头。2009年7月,我到大连参加中国法制新闻网举办的“全国法制宣传队伍能力建设研讨会”,顺道到烟台蓬莱一游——传说中的仙山之一,总想寻觅仙踪,沾染上些许的仙气。
      我是7月30日从大连坐快船到烟台的。从大连到烟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海上航行,便到了烟台,本想在烟台看看就到青岛,但是同船相度的人说,到烟台不游蓬莱等于未到烟台,于是打定主意,留宿烟台一夜,准备次日到蓬莱一游。
      7月的烟台,虽然海风阵阵,但仍不能吹散深秋的闷热。早上9点,当我正在宾馆里看烟台电视台的节目时,导游到我住的房间里喊上车了,于是和导游一起上了停在宾馆门前的中巴旅游车。车上早已坐满了人,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有吴侬软语、北方官话、四川方言杂七杂八的甚是热闹。上车后又到其它旅社接了几位女客,车子便沿着到蓬莱的路上行驶。
      为我们这群人导游的是一位骨瘦如柴的小青年,脖子比较长,让人想起了卡通片里的大头儿子的形象,他讲话总要将脖子向下缩,就好像青蛙要鸣叫总要先鼓气一般,很是滑稽。也许是导游的滑稽形象所致,他的生意还不错,中巴旅游车坐得满满的。旅客到齐后,导游仍不免作一番自我介绍,他说他姓刘,叫大家叫他“刘导”,由刘导我想到了“牛鼻子老道”,我们要去旅游的蓬莱仙境不就是和道德神仙有关吗?也许这叫仙缘吧,找的导游都姓刘呢。
      车?刈诺脚罾车谋鹾4蟮狼靶校?加斡媚遣缓艽空?钠胀?跋蚵每徒步庋烫ǖ姆缤寥宋铩⑸缁岱⒄埂⒙糜尉肮酆脱烫ǖ钠还?4友烫ǖ脚罾?0来公里的高速路,因为要观光沿途的旅游景点,走走停停,到蓬莱竟用了近两个小时。
      到了蓬莱,我们首先观看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操练水师的地方,为古人抵抗外侮的修建的古炮台所震撼,更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凭吊了戚家军的军港,我们便向着蓬莱仙境进发。到了半山腰,“丹崖仙境”四个朱红大字映入眼帘,导游出了一个小题目考大家,我们爬的山为什么叫“丹崖山”,但游客没有一个答的上,于是导游叫大家看山上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于是大家仔细观察,才发现丹崖山上的所有石头都是褚红色的,即便有其他颜色的石料都是从其他地方搬运而来,怪不得叫“丹崖山”,却也独特。登上丹崖山的一处平台,当年冯玉祥将军观海写下的“碧海丹心”四个楷书打字跃入眼球,冯将军虽不能和戚继光相比,但“碧海丹心”四个大字也表达了将军抗倭的雄心壮志。
      再往上走,就到了传说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寻仙觅药的蓬莱仙境了,要进入蓬莱阁时,导游提醒每一个人要大叫三声“我来也”,意即进入蓬莱仙境就成了神仙了。进入蓬莱阁,我们为当地美景所入迷,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写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概说也不过如此吧,蓬莱不愧有仙山的称号。进得蓬莱阁,八仙醉酒的雕像就展现在你的眼前,导游向我们讲解了八仙的传说。《八仙醉酒》,虽没有电视上演的逼真,但也是栩栩如生,那汉钟离的邋遢、铁拐李的憨态、吕洞宾的豪气、韩湘子的飘逸、何仙姑的妩媚、蓝采和的清丽、曹国舅的道学、张果老的老成,让游人也就觉得自己也成仙了。看到八仙醉酒,我想到了酒的确是好东西,就连神仙也躲不过的,何况凡人。看到八仙醉酒的场面,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在八仙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也是八仙传说中离现实生活最近的吕洞宾。
      吕洞宾,原名??(「?」或作「岩」、「?」),字洞?,号纯阳子。一般认为,吕洞宾乃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锺、吕内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吕洞宾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物,而在民间长期流传中,却象雪球的滚动一般,故事愈来愈加丰富,成为一个箭垛式的传说人物。民间流传的吕洞宾传说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儒、道、佛三教交融。吕洞宾修习方术,得道成仙,这是道教出世思想。他成仙之后则要“度尽天下众生”,这又体现了儒家 “兼济天下”的入世思想。而那长生于人世、乐于施舍的所作所为,又是佛教思想的反映。从吕洞宾传说中可看到我国民间信仰中三教文化融合的痕迹。二是不断增加世俗化内容,如吕洞宾时常出现于酒楼、茶馆、饭铺等吃吃喝喝,走后留下仙迹。他放荡形骸,不拘小节,好酒能诗爱女色,所谓“酒色财气吕洞宾”,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白牡丹为当时名妓),都为人们所熟知,这些世俗生活内容,使吕洞宾这位仙人更富有人情味,赢得了百姓喜爱。三是与文人传说相结合。吕洞宾修行出走之前的儒者经历,以及他饮酒、赋诗,追求山林的情趣,更适应了中下层文人口味…..
      当我正在浏览关于吕洞宾的介绍时,导游催促大家快走,并向大家讲起了关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传说。
      相传,苟咬从小丧父丧母,是一个孤儿,吕洞宾还未成仙之前,家境比较殷实,并且乐善好施,一天,他看见苟咬孤苦伶仃,便收养了苟咬。吕洞宾一直对苟咬照顾有佳,希望他将来考上状元,出人头地。日子一年年过去,苟咬已经成为翩翩美少年,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龄,吕洞宾便为苟咬选娶了一位美佳人,到了结婚那一天,吕洞宾为了让苟咬记得读书的苦,新婚三天就不准苟咬进新房,让他一直在书房读书,于是苟咬暗自发誓,一定要报今日之仇,自此苟咬发奋读书,后来终于高中状元,金榜题名,成了朝廷大官,离开了吕洞宾。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吕洞宾家里突然起火,一夜间,烧掉了所有的家产,成了穷光蛋,于是他想起了苟咬,决定去投靠他,到了京城,找到了苟咬,诉说毁家经过。苟咬也不言语,每天好酒好肉招待,陪吕洞宾喝酒吃肉,谈天说地,几个月过去了,对帮吕洞宾重建家园之事只字不提。吕洞宾认为苟咬忘恩负义,全然不顾对他的抚育之情,一气之下回了老家。到了老家,见到的不是一片灰烬,而是一座崭新的庄园,走进一看,大堂放着一口棺材,他的妻子正在伤心号哭。
      原来是苟咬让人建的园子,棺材也是苟咬让人送来的,并告知其妻子,吕洞宾已经去世,吕洞宾得知此事非常生气,于是大发雷霆,一刀劈开了棺材,原来里面都是金银珠宝,还付有一段话:苟咬并非忘恩人,只恨新婚仅三日,娇妻独守空房苦,而今告知你仙去,失夫之痛尔尝之,伊人痛哭断肝肠,当日之仇今已报,大笑三声且快哉。  
      原来“苟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说的是苟咬和吕洞宾两人都不不知道对方的一片好心,人们以讹传讹,就成了今天人们所说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南宋初人吴曾所撰的《能改斋漫录》卷十八中,记有吕祖自传。据说吕洞宾曾自言:“世言吾飞剑取人头,吾甚哂之。实有三剑,一断无明烦恼,二断无明嗔怒,三断无明贪欲。”作为一名法官,在当今滚滚红尘中,能用吕祖三剑断无明烦恼、断无明嗔怒、断无明贪欲,且不是美事一件。
     
     
    (作者单位  威信县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c) 中共昭通市委政法委员会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ICP备案: 滇ICP备0900659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0202000090号
地址:昭通市昭阳区公园路45号    邮编:657000    电话:0870-2134716
投稿信箱:ztzfrmt@163.com    技术支持:昆明腾速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按钮